何謂三項鐵人?
聖地牙哥跑步會在1974年於Fiesta島舉辦了第一屆三項鐵人賽事,運動員們的汗水灑遍聖地牙哥的Mission Bay。
顧名思義,三項鐵人運動乃由三項運動組合而成,這項運動的創立者挑選了三項同是五項、六項及十項全能運動中的田徑項目組成為三項鐵人運動。然而,這些項目對聖地牙哥跑步會而言仍是太傳統。故此,聖地牙哥跑步會放棄了擲標槍、四百米跑及跳遠,選擇了能挑戰我們上下身肌肉的項目︰
游泳 – 大部分三項鐵人賽事均於海中進行,水中能見度低,沒有水底的水線及規範的範圍,往往嚇怕不少有意參加鐵人運動的朋友。而長距離的游泳會導致身體熱能大量流失,因而有了各式潛水衣的出現。優秀的游泳選手往往投訴三項鐵人比賽中的游泳項目距離佔比賽總距離很少的一部分,容易為後來者趕上。
單車 – 單車是充滿樂趣的項目,我們可能自少已學會騎單車。然而,真正的單車訓練是不同的。大部分的人容易適應,甚至享受騎郊遊樂使用的單車或爬山單車,但三項鐵人所採用的公路單車之特性為輕巧、速度快。絕對與一般單車有所分別,此特性為初學者帶來身體不適以至肌肉痛楚。因此,相信大家不難聽見第一次參與鐵人比賽的運動員在騎七小時單車後的滿腹苦水。
跑步 – 跑步雖然是最自然的身體動作,但這動作會成為具挑戰性的三項鐵人項目,為何?因三項鐵人運動中,當選手完成單車部份的比賽後,他們需立即離開單車,繼續他們跑步路段的比賽。運動員永遠難忘離開單車立即抬腿跑步的可怕感覺。”我們的腿怎麼了?”他們願花畢生的訓練時間去找尋答案。
距離 – 三項鐵人比賽距離可分為小鐵人賽、半奧運距離、奧運距離、長途賽程、鐵人賽(Ironman),另外兩項鐵人比賽包括:水陸兩項及陸上兩項。
距離 |
游泳 |
單車 |
跑步 |
小鐵人賽(Junior Triathlon) |
100-400米 |
4-12公里 |
0.8-4公里 |
半奧運距離(Sprint Distance) |
750米 |
20公里 |
5公里 |
奧運距離(Olympic Distance) |
1500米 |
40公里 |
10公里 |
長途賽(Long Course) |
2.5公里 |
120公里 |
30公里 |
鐵人賽(Ironman) |
3.8公里 |
180公里 |
42.195公里 |
水陸兩項(Aquathon) |
水陸兩項由一個連續的,兩個或三個階段的比賽。參加者需先游泳,然後跑步;或者先跑步,然後游泳,最後再跑步,比賽距離沒有固定標準。 |
陸上兩項(Duathlon) |
陸上兩項參加者需先跑步,然後踏單車,最後再跑步,比賽距離沒有固定標準。 |
除了以上賽程外,要向體能終極挑戰的運動員們,還可參與十倍鐵人賽程的十倍鐵人比賽。 | | |